新加坡天府会(原名“天府同乡会”),因四川古称天府之国而得名,是新中建交20余年来,最早在本地创立的新移民社团。从1996年初始开展活动,2000年2月经新加坡政府社团注册成立,迄今已达14年。从成立到现在,共约有2300位理事和会员加入。
天府会是第一个由中国新移民组建的社团,但它超越了地域限制而为广大中国新移民接受和爱戴,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。天府会的会员除了川籍新移民,也包括新加坡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西安、浙江、东北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新老移民,并且会员还在进一步地扩展中。


天府会为来自中国各地的新移民提供一个联谊、沟通、交流的平台和场所,让大家交流感情与思想、抒发烦恼与压力、认识朋友、扩大交往的机会。同时,大家在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打拼和奋斗的时候,能够相互关心、互相鼓励、帮助和支持,提升天府会的凝聚力,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社团组织。
天府会由于成立的时间短,没有独立的会馆,主要的经济来源于会员的会费,但是我们的会员负担轻,使会馆的运作既能满足大家的需要,又不对大家造成心理负担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财务公开透明,成为让大家期待和信任的会馆。
2011年10月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徐冠林荣誉校长、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正式出任天府会顾问;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社会及人文学院、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宏教授正式出任天府会顾问。他们的加入将使我会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。天府会成员大多数是技术移民,因此,专业人士、高学历人士居多已经成为天府会的特色之一。会员中大专,大学以上背景的占99%,30%以上又在本地再次求学提升,硕士占57%,会里有博士23位,是以来自中国四川省的新移民为主体,是以专业人士居多的本地新移民社团。天府会约有600多个家庭,近70%已成为了新公民。每年天府会都举办15-20次的内部交流与活动,如中秋联欢、春节团拜等活动,为广大的会员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,互通有无。


天府会积极发起和参加为中国雪灾捐款($6475)、为中国地震灾区捐款($240,000)、2009年为马来回教理事会捐款($10,000)等公益活动,为在新加坡遇到困难的人们伸出援手;天府会为中国地震灾区四川捐建了一所小学-罗江狮城天府侨爱小学(120万元人民币),会员们积极热心地为学校捐资捐物,号召本地的企业也加入到善举中来,安排学校与本地小学的师生沟通和交流,保持学校良好运作,让失学的孩子尽早忘记伤痛,投入到学习中,成为国家的栋梁。
在2011年1月18日新加坡宗乡联合会馆成立25周年的活动中,天府会又慷慨捐款($60,000),为新移民社团之首。2013年1月6日与李奕贤部长在选区给34名学生颁发奖学金($5,000)。2013年11月24日举办的天府会14周年庆典暨中航油-天府会奖助学金颁奖仪式活动中,为新移民的55名子女颁发奖、助学金同,总计金额达2万1000新元。
天府会设立了照顾本会成员的奖学金,许多家庭的子女不少在新加坡国大,南大就读,还有在牛津、剑桥的求学者,迄今已有128位学子受惠。
天府会每年举办两场有400人以上出席的大型报告会、交流会及中秋庆典。主要骨干理事也受邀参加了约20多次中国政府的重大活动,如国庆观礼、奥运会、世博会、地震一周年及三周年纪念活动等。天府会的多位理事也受邀加入新加坡的社区组织、政府专门委员会等机构,如市镇理事会、国民融合理事会、国内税务局民意委员会等,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献计献策。
相对于许多会馆如福建会馆、潮州八邑会馆、冈州会馆等成立近百年的会馆来说,天府会是个正值风华正茂的会馆,虽然只有十余年的历史,我们的资本浅,规模小,但是我们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,来帮助我们的新移民更好更快地融入本地社会,为新加坡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天府会是第一个由中国新移民组建的社团,但它超越了地域限制而为广大中国新移民接受和爱戴,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。天府会的会员除了川籍新移民,也包括新加坡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西安、浙江、东北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新老移民,并且会员还在进一步地扩展中。
天府会和中华总商会、宗乡总会、学联、潮州八邑会馆、三江会馆、九龙会、厦门公会等十多个新老社团建立了固定的工作联系和姊妹社团关系;积极参加各社团组织的本地大型的社会活动,如各会馆的理事就职典礼、艺术表演、名人讲座、联谊联欢会等,如“春到河畔迎新年”、“爱国歌曲大家唱”、“绘画展览”、“乐团表演”等风格各异的活动。


天府会因为我们有来自中国的教育及社会工作关系网络背景,所以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潜能,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,加强本地与中国间的文化及经济领域的合作。我会目前已接待了愈100多位的中国国侨办、对外友协、中组部、商务部、四川省、江苏省、吉林省及山东省等高层领导来访。积极参加中国大使馆等机构举办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会、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会、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纪念会等活动; 积极参加中国各地来新加坡的招商、文化交流、“百人计划”、“千人计划”等活动,扮演了沟通新中商贸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桥梁角色,推动和促进了两国两地的经济、贸易往来,受到本地社会及中国官方的肯定。
今年7月14号,新加坡李显龙总理邀请华社领袖在总统府用餐,我会杜志强会长受邀出席,总理对天府会多年来融入本地社会表达了赞扬和肯定,是我会融入本地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。
在本地华社,宗亲社团之中,天府会仅是沧海一粟,还要向本地社会各族群团体学习与交流,更加融合,更加本土化。天府会秉承“家庭第一、事业第二、社团第三”的办会原则,从感恩出发,感谢本地社会的接纳和关怀,从谦卑开始,我们从一切学起,向本地的各族新老社团学习,更好地融入新加坡这片热土,也力争为中国及四川的经济发展作出绵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