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念新加坡天府会成立20周年

20年,我们刚刚成年

杨建伟 教授

天府会顾问

2020年1月,新加坡天府会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。20年的岁月,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,是非常短暂的一瞬,但对于天府会这个新移民社团,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,值得珍惜,值得纪念,值得庆贺。

过去的20年,是天府会从初创时期的弱小和青涩一路走到今天壮大和成熟的20年。天府会是新加坡和中国于1990年10月建交之后成立的第一个新移民社团,由来自中国四川的新移民发起和组成。

1998年开始申请,2001年1月3日正式注册,注册号码为:TO0SS0001D。成立之初叫“天府同乡会”,10年后,因为有一半的成员已经不再局限于四川人,因此更名为“新加坡天府会”;从一个少数川籍人士聚会的“小家”,发展成为一个广受非川籍新移民认可的“大家”,成为许许多多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汶甲追寻“新加坡梦”的“新漂”一族靠岸的码头和温暖的港湾,说明天府会“家庭第一,事业第二,社团第三”的宗旨得到了大家的认同、拥护和爱戴。天府会能有今天,承蒙各位会员、理事和家属一路来的参与、支持和奉献,承蒙新加坡社会各界的关心、爱护和帮助,天府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对内,天府会为新移民提供了一个联谊、沟通和交流的平台,让会员可以交流感情与思想抒发烦恼与压力、认识朋友、扩大社交圈子。让大家在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打拼和奋斗的时候,互相关心、互相鼓励、互相帮助和支持,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加坡。

为了鼓励会员子女努力学习,天府会很早就发动会员捐助并获得企业家、商界领袖的支持,设立了奖助学金,迄今已有约150多位学子受惠,他们之中不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南洋理工大学、哈佛、牛津、剑桥等知名大学就读的学子。

对外,天府会作为新加坡这个新家园的新成员,大力响应政府 、民问团体和各社区的召集,积极参加各类活动,让新移民同胞有机会与本地人交流,提升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,加深对新加坡的归属感。同时,更是不分族群,热心回馈社会,参加了许多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,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的精神。比如:为新加坡华社自助理事会、马来回教理事会、印度人协会、公益金、华族文化中心、人民协会、实勤中学、菜市基层委员会等机构捐款;天府会的多位理事也受邀进入新加坡的社区组织、政府专门委员会等机构,如市镇理事会、国民融合理事会、国内税务局民意委员会等,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献计献策。

刚刚过去的2019年,对手新加坡意义重大。这一年,是新加坡建国54周年,是新加坡和中国正式建交29周年,是邓小平访问新加坡41周年,也是新加坡隆重纪念开埠200周年。不错,新加坡是一个小国,但这个小国的智慧不小,能量不小,忧患意识不小,拼搏精神不小。

20年来,我们亲眼目睹了新加坡的求新求变、不断进步、不断超越自己、不断取得巨大发展。新加坡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,已经超越了这个蕞尔小岛的国士和疆界,为全世界所瞩目,所钦佩,所称赞。新加坡从当年平起平坐于亚洲四小龙的一份子,到今天远远地跑到了这个队伍的前头,俨然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。

过去的20年,天府会是新加坡巨大发展和巨大成就的见证者、参与者和受益者。新加坡不但为新移民提供了安身立命和发展事业的巨大舞台,同时,新加坡像宗教一般虔诚的契约文化、诚信文化与规则文化也使我们的思想、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。

对于新加坡给予我们的一切,我们心存感激;能够为自己的新家园添砖加瓦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,天府会与有荣焉!

天府人知道,移民其实不简单,那就是“到别人的地盘上讨生活”。过去的20年,每一位天府人都经历了在新加坡建立新生活的艰辛历程。南来之初,许多人虽然也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,但真实的困难还是比想象的要多得多。从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时,那强烈的失落、反差、无奈、无助和挫折感,远非语言和笔墨所能够形容。美其名日二次创业,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求生存而奔波。

天府人知道,身为一个到这里来创业找生活的新移民,必须努力拼搏加紧学习,尽快掌握在地的求生本领和专业技能;作为外来的创业者,学习曲线异常陡峭,必须咬紧牙根迅速攀爬,登上峰顶,才能够安身立命。

是的,天府会已经走过了20年,不过,与那些百年老店的老移民社团相比,成立20年的天府会仍然是一个新社团、小社团。我们知道,在新移民融合到本地社会的宏大社会工程中,这20年才是刚刚开始,接下来的路还更长、更远。“从感恩出发,从谦卑开始”,感恩谦卑、低调、入乡随俗、为客之道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融入…这些基本的道理在天府会不仅仅是口号和概念,更是“天府人”的共识和行为准则。

20周年是一个庆祝,一个里程碑,一次总结和回顾,更是天府会继续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和新起点。

我们衷心祝愿新加坡天府会:明天会更好!